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八达岭长城脚下,两条铁路在此交会:一条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,一条是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交通工程的京张高铁。1909年,在詹天佑的带领下,一群年轻人,在巍峨长城的见证下,奋战四年,于苍莽群山中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——京张铁路。如今,京张高铁每一段路线的勘测、每一份施工的设计、每一项技术的完成,都蕴含着高标准、高质量、高效率的自强要求。
从打破“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”断言的“争气路”,到引领智能高铁的“先行路”,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,京张线见证着中国的变化与发展,见证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。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,激励着我们不懈努力,不断进取,不断跨越,攻坚克难,迈向成功。
请结合以上材料,以“自强不息与成功”为主题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参考立意:
1.自强不息,迈向成功。
2.自强不息成就完美人生。
3.成功与胜利永属自强者。
4.自强不息的精神,中华民族的风范。
范文:
自强不息,成就不凡人生
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,无论是对人生崇高理想的追求,还是对陈旧事物的革新,无论是面对困难的态度,还是吸纳百川的气度,都充分地展现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。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融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、创造力和凝聚力当中,成为中华民族绵延千载、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。
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推动民族命运的车轮滚滚向前。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,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。20世纪,中华儿女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勇敢奋进,抵御外侮,敢于拼搏,换来了中国的新天地,靠的正是百折不挠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。
回望历史长河,无数先辈名垂青史,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的赤诚撼卫自己的民族独立。从以死拒降,扬名百世的苏武,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岳飞,到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文天祥,再到为民主主义革命而抗争的孙中山,还有为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代伟人毛泽东。正是这样一个向来不屈不挠的民族,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,又是这不屈不挠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,唤醒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。
而个人的发展和成功也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电影《长津湖》的一句台词“一只蛋如果从外面被敲开,注定只能被吃掉,如果从里面啄开,说不定是只鹰”,揭示了生命成长的两种不同结果。蛋从里面打开,是因为内部有力量,可以破壳而出;蛋从外面打开,不是被人摔碎,就是被煮熟吃掉。人的成长就是破壳的过程,建设好自己,让自己变强,才能战胜困难,成为一只雄鹰。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内因,因此,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德国音乐家贝多芬,从小热爱音乐,上天却让他双耳失聪,他却自强不息,仍坚持音乐创作。中国作家史铁生,双腿残疾,但自强不息,写下文学著作《我与地坛》。因为自强,因为坚持,希望总会出现。面对人生的挫折,命运的玩笑,我们要在硝烟迷雾中寻找黎明的曙光,前进的方向。逆流而上,在困顿中自强不息,艰苦奋斗。在逆境中寻找希望,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!
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应该不畏艰难,向光而生,永不言败。要发扬自强不息、拼搏进取的精神,在困难面前不低头,在艰险面前不退缩,在逆境之中不气馁,以浓墨重彩点染自己人生的画卷,成就不凡人生。
备案号:鄂ICP备20003817号-2 联系方式:2645034912@qq.com
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内容均是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,本站仅提供内容展示服务,不承认任何法律责任。